近日,天津斯坦姆再生醫(yī)學技術研究開發(fā)中心研究人員發(fā)表論文,旨在探討3種培養(yǎng)基對細胞因子誘導免疫細胞在增殖、免疫表型、殺傷、因子分泌等多方面生物學活性的影響。研究指出,無血清培養(yǎng)基MD-CM-STM-N、AIM-V誘導免疫細胞的增殖能力、免疫表型表達率、細胞毒性、分泌細胞因子水平均高于RPMI1640培養(yǎng)基,在增殖能力方面MD-CM-STM-N更具優(yōu)勢,為細胞因子誘導免疫細胞治療提供了實驗和理論依據。該文發(fā)表在2013年第02期《天津醫(yī)科大學學報》雜志上。http://www.njtrx.cn/a/gb2312/gongsixinxi/shichanghuodong/2014/0514/5157.html
正常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別用MD-CM-STM-N、AIM-V與RPMI 1640培養(yǎng)基經過CD3McAb、IL-2、IFN-γ誘導并培養(yǎng)。用臺盼藍活細胞計數(shù)計算細胞增殖情況,MTT法測定多種癌細胞殺傷,ELISA雙抗夾心法測分泌IFN-γ的表達水平,流式細胞儀檢測免疫表型。
與RPMI 1640組相比,MD-CM-STM-N和AIM-V組細胞快速增殖期延長至第13天。其中MD-CM-STM-N組最終擴增量最高,殺傷活性亦有明顯提高(P<0.05),CD8+、CD3+、CD56+的表達率也明顯增加(P<0.05);細胞因子IFN-γ的分泌時間延長。
無血清培養(yǎng)基UltraCULTURE Serum-free Medium
相關鏈接 |